南京诗词学会

学习诗词偶得(四)写诗也要合乎逻辑 俞思义

97
发表时间:2022-05-20 20:11作者:俞思义

俞思义 (3).jpg


诗词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可以运用语言的美学功能(这一点以后专题讨论),但在构思时仍然应该合乎逻辑。

比如“明月皎洁,星光灿烂”就不合逻辑。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才符合实际。

相传苏小妹偶然写出一对联:月下杜鹃喉舌冷,花前蝴蝶梦魂香。

苏东坡非常赞赏,曾向客人炫耀。谁知有位来客看了后说道:“这两句不通!”东坡问:“何以不通?”那人说:“月下杜鹃,如果闭着嘴飞的,风吹不进喉舌,何以会喉舌冷呢?花前的蝴蝶,多半还是飞着的,并未睡熟,何以会梦魂香呢?这岂不是不通吗?”   

众人一听,觉得有理,忙问:“依你看如何改呢?”

那人提笔改为:啼月杜鹃喉舌冷,眠花蝴蝶梦魂香。啼月,说明是张着嘴的;眠花,说明是睡着了的。

苏东坡感叹道:“吾自此方知天下之大,奇才之多也。”

其实,那位来客所说的不通也就是逻辑错误。如果闭着嘴风吹不进喉舌,而说喉舌冷这就自相矛盾。同理,蝴蝶在飞着,却说梦魂香,也自相矛盾。这就违背了矛盾律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单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作者认为“昨夜雨疏风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怎么可能“海棠依旧”?而应该是“绿肥红瘦”。这正是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