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组诗 俞思义39
发表时间:2022-08-16 13:24 纪念抗战胜利组诗 俞思义 1945年8月,突然传来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全城男女老幼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学生也无心上课了。许多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人多年压抑在心头的悲愤与突如其来的喜悦之情,混杂在一起,不禁失声痛哭。街上许多人自发地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许多人那一天整整一夜无眠。2015年我曾写了一首诗: 忆抗战胜利日 忽闻日寇出幡降, 扔下书包喜欲狂。 锣鼓喧天鞭炮响, 彩旗招展汽笛扬。 妇孺健步街心舞, 翁媪泪花眶里藏。 喜定反思民族恨, 中华儿女当自强。 自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以后,新四军在南京周边,就没有停止过打击日寇的游击战。1938年4月24日,毛泽东致电项英,指示新四军“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甚妥,惟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再次指出了在南京近郊溧水地区建立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后终于在南京四周广大农村地区,发动与组织广大民众,在以茅山为依托的南京江南农村地区与以苏皖为纵深的南京江北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开展英勇的、有声有色的抗日游击战争,杀敌报国,不断发展与壮大! 1942年还在六合竹镇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罗炳辉将军一直活跃在竹镇天长一带(天长县还曾改名为炳辉县),与鬼子战斗(传说罗炳辉身体较重,须两头骡子轮换着骑)。日本鬼子一般只龟缩在城市的据点中,轻易不敢下乡。那时人们都说:鬼子只能占据我国的“点”(城市)和“线”(交通线),而不可能占领“面”(广大的游击区)。日寇投降时新四军曾派三名代表去竹镇商谈六合受降事宜,新四军也曾一度进入六合城。但是后来由于 国民党的阻扰,新四军未能受降。 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几个学生曾躲在一个同学家后门口,从门缝里向外张望。这位同学家后门外是一片荒塚,还有个池塘。只见一排鬼子面对着池塘边插着的刺刀,念念有词似乎要自尽的样子。那时我们一个个胆小,不敢再看下去,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那时几乎天天能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 2020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为此我又写了一首律诗,以作纪念。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 日本丢盔八五秋, 青山绿水遍神州。 太空北斗导航路, 深海舰艇破白鸥。 国运虽然随众起, 冤魂依旧附江流。 东瀛拜鬼不停歇, 飞将龙城警莫休。 【注】白鸥:此喻白浪。鲍照《还都道中诗》刘良注:“飜浪有似白鸥鸟也。”
今年我又写了两首 纪念全面抗战八十五周年 烈士陵前献菊花, 英灵日月共光华。 难忘蹄破山河异, 牢记瓯残血染沙。 再挎军刀骑战马, 只缘妖雾欲吞霞。 高歌义勇进行曲, 祖国振兴鞭更加。
抗战胜利七十七年纪念 近来日寇又猖狂, 插足台湾显戾强。 血染西来遗秽迹, 手伸阿里夺材王。 波流不尽居民恨, 罄竹难书罪恶彰。 台独勾连身作孽, 飞蛾扑火必湮亡。 【注】西来:指台湾西来庵。阿里材王:指日寇掠夺台湾古树包括千年红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