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字的读音变化 俞思义80
发表时间:2022-09-23 20:03 一些字的读音变化 俞思义
小时候,老师将“煮豆燃豆萁”的“萁”读成ji的第一声。而现在《现代汉语词典》只注音为qi的第二声。难道那时老师读错了? 【豆萁】的萁,《说文》萁,豆茎也,从艹其声。而段注:“曹操注萁音忌豆秸也”。《康熙字典》【唐韵】【集韵】渠之切,音棊。【广韵】居疑切,音姬。《辞源》1983年版在释义“豆稈”下注有两读:1、渠之切(按:读qí);2、居之切(按:读jī)。《辞海》1979年版注1、(qí其)豆茎;2、(jī基)草名。《新华词典》1985年版只注音qí,豆子的秸秆。《现代汉语词典》也只注音qí。可见老师那时并未读错。只是读音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些汉字的读音是因为群众读错了,没法扭转,或者自然发生变化,于是约定俗成,读音发生变化。 【叶公好龙】《现代汉语词典》:yè gōng hào lóng,《新华词典》1985年版还加注:旧读shè 【暴露】《现代汉语词典》注bàolu ,《新华词典》1985年版还加注旧读pùlù。【曝光】《现代汉语词典》注bào guāng 《新华词典》“曝”注音pù(俗读bào)。 不过,“一曝十寒”仍未改。《现代汉语词典》注yī pù shí hán《新华词典》词条是“一暴十寒”注“暴pù铺去”。 【滑稽】《现汉》注huájī,(古书里读gǔjī) 【垃圾】《现汉》注lājī,这个词原是苏州一带方言,台湾读lèsè与原音接近,大陆则依据约定俗成读lājī。 【别无长物】“长”旧读zhàng,现在已读作cháng。 【丈八蛇矛】矛旧读miu。[ 上古音 ]:幽部明母,miu,[ 广韵 ]:莫浮切,下平18尤,miú,[ 平水韵 ]:下平十一尤。.现在只读mao。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里的“肉”旧读ru的入声,在平水韵的入声一屋部。现在都读成rou了。 以下一些字的读音会不会将错就错,尚不得而知。 【阿房宫】《现汉》未收。据说秦人一直读“ē páng gōng”而许慎《说文》注明:“房”,声“符方切”(反切韵),即读fang音。可见,“房”字在汉朝就已被读作fang音。现在多数人都读成ēfáng gōng。今后字典会不会不再读páng? 【藏经楼】《现汉》未收应读zàngjīnglóu,藏经楼往往就设置在法堂楼上,是专供安置藏经的。这里的藏(zàng)并非隐藏、收藏,而是蕴积的意思,指佛说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藏经。因此,藏经楼不能读作“cáng”经楼,而应读作“zàng”经楼。不少人却读成cáng jīng lóu 【沧浪】《现汉》未收。古水名,应读cāng láng,《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心广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感到舒坦,应读xīn guǎng tǐ pán。这里的“胖”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而不是脂肪多,肉多。 【怨艾】怨恨的意思,应读yuàn yì,不读ài。 【阿弥陀佛】译自梵文ē mí tuó fó,意思是祈祷或感谢神灵。 【阿谀】ē yú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 【阿胶】ē jiāo用驴皮熬制的胶块。是滋补中药。 这三例都不读ā,有人常常误读ā。读ā一般用在排行或亲属名称的前面,如阿大、阿哥等。 【大腹便便】dà fù pián pián。便便:形容肥胖的样子。 【叶韵】《现汉》仍注xié,会不会也将读ye呢? 约定俗成的力量真大!
上一篇匡天龙(湖北)诗词八首
下一篇徐崇先感怀诗八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