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诗词学会
文章内容

殷伟东2024年报刊正式发表作品集

329
发表时间:2025-01-17 15:37作者:殷伟东

殷伟东2024年报刊正式发表作品集

未命名 (1).jpg




1.癸卯栖霞初雪

寒风扑面江飞雪,玉兔呈祥喜鹊来。

锦瑟年华光景好,迎春纳福百花开。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月12日



2.废井

一口废井,干涸着

躺在呙庄的某个角落

桃花盛开,古色古香


时光汨汨流淌

诉说呙庄的贫穷,和繁华

无人关心井的年代

思绪翻飞如蝶,掀动墙外暖阳

绕井四周,一片片各色野花

仍在坚定地摇动春意

我们习惯于窥视历史

而废井,越过年轮与我们对望


一口废井,闪亮着

如遥远的光芒

也像极了,呙庄的眼睛

作品发表在《扬子江诗刊》2024年1月



3.夜听春雨

春风渐至,吹向我,

也吹向,不知身在何处的你。

春雨渐柔,滋润我,

也请,飘进,你的甜梦。


一生啊,很长,

你去了南方,大雁年年往返,

我在中原,望穿秋水,

除了电话、短信,

一别即是,二十华年。


一生啊,又太短,

仿佛还是昨夜,和你看流星,

时光飞逝,鬓已繁霜,

看尽潮起潮落,再也看不到,

你俊俏的模样。

春风如歌,万物苏醒,

我从梦中醒来,听细雨淅沥,

是否,也惊醒了,

远方,梦中的你?

作品发表在《扬子江诗刊》2024年1月



4.迁徙

一只白鸟,掠过高空

蓝天白云下,我读懂了她的忧伤


一声鸣叫,响彻天际

形单影只,因为受伤或者被驱逐

还是坚强地向着南方,一路飞翔


秋天来了,寒冬将至

带着对北方的无限深情和眷恋

也带着对南方的憧憬与向往

迁徙,是必然的使命

再瘦弱的翅膀也要承载所有挑战


又一声鸣叫,顷刻间惊醒我

那一只白鸟,飞过长空

飞出我的视线,飞向她的未来

作品发表在《诗歌月刊》2024年1月



5.喜迎甲辰年

二月风吹不觉寒,祥龙献瑞舞狮欢。

山河壮美金陵望,祝贺新春共顺安!

作品发表在《扬子晚报》2024年2月19日



6.龙年,新春序章

扬子江水,忽然就温柔了

秦淮河边,柳树开始萌发嫩芽

紫金山上,乌雀在树林深处欢快穿行

春天,再次策划崭新的序曲


此刻,我轻抚六朝古都的厚重历史

感怀沧海桑田,虎踞龙盘,钟山风雨

老门东、玄武湖、绿博园

舒展着金陵新时代的早春画卷

龙年万象更新,车流不息,人面桃花

街头巷尾,袅袅烟火,酒香四冽

二月,正编发着浓浓的、喜庆的年味


包裹着春风,和诗情画意

看吧,看,白鹭洲灯光照亮夜空

听吧,听,栖霞寺钟声激荡人心

春风拂动,流光溢彩,万物复苏

南京城又焕发出青春和美丽

年轻时的快乐记忆悠然而来

花前月下,任恋情,脉脉高涨


我愿意,握住你一路走来的相爱

感受,鼓楼和大钟亭的春风晨韵

或者,沉醉于新街口夜晚的繁华

分享这美好时光吧,让青春永驻

就现在,请,跟我来……

作品发表在《江苏经济报》2024年2月19日



春游玄武湖(二首)


7.(一)

山水城林独此家,舟游玄武一湖霞。

五洲烟柳共莲碧,诗意春秋万里花。


8.(二)

鸡鸣寺外春光好,玄武湖边故友来。

绿水青山多墨客,樱洲花海竞相开。

作品发表在《江苏经济报》2024年2月27日



9.扬州别

扬州一别各西东,雨润琼花见彩虹。

不尽相思秋水寄,天涯咫尺月应同。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2月29日



10.子夜听雨

骤雨敲窗湿几重,矍然梦醒岂从容?

夜长衾冷知君远,一枕相思已入冬。

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2024年3月



11.忆游西湖

逍遥入梦踏青游,自在西湖一叶舟。

百里苏堤邀圣哲,三潭印月话春秋。

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2024年3月



12.江水

时间不能停歇,江水勇往直前

裹挟着千百年来城市的荣辱和梦想

长江,已是我的血液、筋骨、精气神

一江春水,孤帆远影,凤凰台上

江心洲有太多美丽的故事和传奇

长江,和黄河、运河,养育了中华文化

江水穿过江东,滋润着这块土地

浇灌江南风韵、金陵文脉

代表智慧的水,江水奔流,横贯南北

赓续和奋斗,还在南京上演

江水流淌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牵挂所在

作品发表在《江南时报》2024年4月2日



13.远眺长江下游

时光正在倒流

我站在江心洲洲尾

眺望长江下游,滚滚东去

凤凰合在哪里,我的诗就在那儿

孤帆远影,终究也只是李白的一声叹息

沧海桑田,海阔天空,人竟如此渺小

快乐和悲伤,最后还是会淡然淡忘

此刻在这个寂静的冬阳下的江心洲

随波逐流,看江水直奔大海

我就这样内心清空了

时光正在倒流

作品发表在《江南时报》2024年4月2日



14.春雨

一夜寂静

唯闻细雨,轻敲着我的窗台

天地之间,江河山川

仿佛,一瞬间,涨满绿色


柳枝轻垂,飘忽如烟

嫩芽破土而生

我听见,时针分针滴答

万物苏醒,向春勃发


此刻春意渐浓

春雨柔软,融入血液、肌肤

一年的快乐,一年的希望

从我,心底出发

作品发表在《金陵晚报》2024年4月9日



15.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

四月金陵沐晓风,渡江将士竞英雄。

天翻地覆乾坤改,虎踞龙盘气象丰。

浩荡中华千水绿,缤纷世界万山红。

城乡巨变人民笑,正道康庄见彩虹。

作品发表在《江苏经济报》2024年4月23日



16.六大古都诗相会

六大古都诗意浓,群贤毕至喜相逢。

长安万里山河美,且诵华章到顶峰。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5月10日



17.游瘦西湖

扬州邀我瘦西湖,绿水相迎入画图。

柳系长堤悬落日,波摇白塔赛明珠。

作品发表在《星星·诗词》2024年第2期



18.洪泽湖随想

五月的清晨,在三河闸的湖边闲庭信步

天地间的宁静,竟让我心如止水般平静

布谷鸟和喜鹊的欢鸣,以及

一场突如其来的绵绵细雨

滋润着世间万物,抚慰我的心田

湖面如明镜般,倒映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叙说着洪泽湖厚重的历史、动人的故事


曾经,黄河夺淮,肆意侵袭

抬高河床,断流入海口,水患带来一片汪洋

至今,刻石上还流淌着先辈们的血泪苦痛

古人祈愿“九牛二虎一鸡”镇压水魔

林则徐率治水将士日夜修筑溢水坝、石滚坝

君不见,信坝遗址、周桥大塘遗址

还在演绎着当年的奋勇拼搏

那一块块巨大的条石,还静卧在湖岸大堤旁

始终保持着严阵以待、时刻出征的姿势


时光如梭,使命召唤,新中国发出了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掷地有声的最强音

勤劳、勇敢、智慧的治水大军

建成了三河闸,这奇迹般的63孔水闸

倘若你静下来,一定还能感受到1953年

那万人会战疏浚河道、修筑堤坝的热血沸腾

那开闸放水瞬间万众欢呼的呐喊声

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治理

终于使洪泽湖变得丰润清澈,滋养着一方水土


站在“天湖锁钥”“水上长城”的闸桥上

看淮水安澜,碧海云天,草木茂盛,鸥鹭齐飞

这幸福、安宁的洪泽湖,汩汩流淌的湖水

一路欢歌,向海、向长江、向未来,奔涌而去

诗和远方,就在江淮大地上

感动着我,感动着同行的诗人们

必须以大爱的名义

点赞当代水利英雄,点赞淮安人民


漫步在水天一色的湖边

感受着淮安这充满热血的土地

我甘愿化作洪泽湖上空那飞翔的白鹭

纵情放飞我的沉思和遐想……

作品发表在《江苏经济报》2024年5月23日



19.贺七大古都诗词盛会

七大古都诗意浓,群贤毕至喜相逢。

飞花击鼓逍遥舞,谱曲填词快乐从。

一见真情如故友,三分不舍在吾胸。

长安万里江河阔,共诵华章到顶峰。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6月14日



20.浅爱

周末,江心洲,白鹭低飞

风呼啸而过,你我并肩,一路骑行

心中的歌随车速激荡

极目所视,江豚跃起、翻滚

浪花和蝉鸣洋洋洒洒,直抵心灵深处


诗和远方,原来一直都在

生命的意义在环岛驰行中升华

而爱的滋润,激励我勇敢探索

有些地方,也许你永远无法停歇

但那些快乐时光,定会无时无刻点亮


在江岸的某处,驻足

看蓝天白云,江河奔流直下

不用刻意宣誓所谓海枯石烂天长地久

如果可以,让我亲吻你的笑脸

一起播下,浅浅,爱的种子

作品发表在《江苏工人报》2024年6月15日



21.长安,永在我心中

“今朝长安一携手,便引诗情到碧雪”。在粽叶飘香的端午时节,西安诗词学会发起中国七大古都的“千年之约”,来自西安、北京、南京、杭州、洛阳、开封、安阳七个城市的诗词学会领导首次携手齐聚西安,我也有幸参加了活动,共同见证了中华诗词传承与弘扬、发展与创新的一次实践与尝试。

这已经是我第6次来西安了,每次都让我很激动、沉思。“长安回望绣成堆”“长安市上酒家眠”“长安水边多丽人”。长安,给了我们太多的民族集体记忆。而诗歌,则是大唐最耀眼的明珠。诗意长安,是李白、白居易诗中的长安,是我们从小念念不忘的长安,她诞生了杨炯、王昌龄、韦应物、柳宗元、杜牧等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也在此留下许多光辉的作品。而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西安一大批现代著名作家,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十三朝古都、大雁塔、古城墙、兵马俑、华清池、华山,这古韵悠长、诗情画意又繁荣富强、活力青春的西安,怎不让我们热血沸腾、诗意勃发!

“七大古都”是得到史学界认可的一种较为权威的说法,也得到了公众普遍的认可。中国七大古都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繁盛之地。“一日看尽长安花”“汉家城阙画图中”“乌衣巷口夕阳斜”“映日荷花别样红”“花开时节动京城”“汴水东流无限春”“海棠亭畔旧游情”,这些美丽诗句,尽显七大古都的历史悠久、胜景如画,折射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光辉灿烂。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的诗直接就把金陵和长安紧密连在了一起。六朝古都,天下文枢。南京是我国唯一一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学之都”称号的城市,中国四大名著有三部是以南京为背景或直接在南京诞生的,谢灵运、李白、王昌龄、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李煜、李清照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词名篇。南京诗词学会近几年大力推动“诗化南京”,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次派我和朱小石名誉会长代表南京诗词学会参加西安诗词盛会,共话诗情友情,共商七大古都诗词协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更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高水平的诗词作品,“诗人兴会更无前”,我也激动地赋诗一首以纪念七大古都诗词盛会:

七大古都诗意浓,群贤毕至喜相逢。

飞花击鼓逍遥舞,谱曲填词快乐从。

一见真情如故友,三分不舍在吾胸。

长安万里江河阔,共诵华章到顶峰。

活动期间,我们来到重现唐朝繁华与威严的大唐不夜城,跟随汹涌人潮沉浸式体验诗意长安的浪漫,感受西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现代气息。有演员扮饰诗仙“李白”,身着一袭白衫,站于旋转着的华灯柱上,边咏诗边与游客互动,直接将游客带入了唐朝喧闹的街市。而西安人与“李白”互动对诗的热情、豪爽、睿智,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诗意涌动,浮想联翩。一瞬间,我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重回唐朝的感觉,长安钟鼓齐鸣、热闹繁华、百朝来贺、人民安居乐业,我一定是这一群大唐诗人中名气不大的一个,跟随巨星般的李白、杜甫,必须饮酒作诗,必须引吭高歌,而这一醉,便是千年。“云想衣裳花想容”“回眸一笑百媚生”“美人如花隔云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由衷感慨,大唐盛世,长安三万里,长安一片月,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诗意的城市,多么令人艳羡的时光!

蓝天白云下,西安古城山河壮丽、花团锦簇、熠熠生辉。我们挥手告别,高铁在八百里秦川奋勇向前,难舍的情绪油然而生。祝福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

长安,永在我心中!

作品发表在《金陵晚报》2024年6月21日



22.步韵敬和周文彰会长

白鹭齐飞伴落霞,百城牵手共旌嘉。

诗吟醉卧长安夜,一曲相思茉莉花。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6月28日



23.诸暨行

诸暨风光秀,西施故里行。

四方林茂密,五泄势轰鸣。

曾几当年景,而今依旧情。

梦中舟去远,千古蠡湖名。

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2024年7月



24.金陵雪景

古都一夜入寒冬,满目银装大雪封。

猎隼高飞翻白羽,孩童笑闹绕苍松。

江空岸阔诗情满,浪静波平画意浓。

赏景抒怀须好友,冰花烂漫又相逢。

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2024年7月



25.凤阳夜雨

凤阳遵约上青台,好友踏歌乘月来。

夜半清闲听雨落,良宵苦短拨花开。



附:朱小石和诗

明皇有约凤阳来,携手同登紫阁台。

放咏辰风和夜雨,中华辞赋喜襟开。

作品发表在《中华辞赋》2024年8月



26.秋思

秋高气爽,早晚渐凉

却仍难抵挡这骄阳似火

街道边的树叶,已然悄悄变色

我的心绪,沿着叶子的纹路

开始肆意蔓延,疯狂滋长

涨满山川河流


许是那紫金山山间的静谧

许是那玄武湖湖水的欢悦

点点相思,挥洒在蓝天白云下

紧随着鸥鹭自由翱翔

我们在秋天的绚烂画卷里牵手

在清泉的叮咚声中激情相拥


春华秋实,山坡上艳丽斑驳

曲径通幽处,水榭亭如油画般静止

因你,而无心欣赏秋天这满目的风景

只剩下,无尽的相思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8月30日



27.中秋友聚

云破月来花弄影,

涧深林静鸟称王。

吟诗共赏中秋夜,

不负江南桂酒香。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9月20日



28.红枫

秋季刚接棒夏天

高温仍在肆虐,拒绝离开

但我已然能嗅到满山枫叶的气息

那红红的叶片在我心底招摇


那年我们曾在桃花涧

感受栖霞山的美

满山坡红枫和黄色、绿色、紫色的叶

泉水和湖泊绕在我们心底

那时的枫叶就像你红扑扑的脸

音乐的浪潮在你心底澎湃呼啸

我们登上凤翔峰,看长江水奔腾东去

看岸阔天高、百舸争流

那一刻世界如此和谐

但时光飞逝,我们的脚步也未曾停歇

栖霞寺钟声隐隐透彻心扉

一份宁静,慢慢沉淀,酿成醇厚的酒


九月的风吹过,我相信

今年的枫叶会更红

因为,除了红枫

还有我的思念,记忆中的点点滴滴

作品发表在《金陵晚报》2024年9月24日



29.千里江山,只此青绿

——点赞仙新路过江通道和龙潭长江大桥

我们站在这,

仰望263.8米高的桥塔桥梁跨径,设计之时

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锚碇绷紧斜索,似琴弦,

演奏动人旋律

沥青路面已经铺装,

静待竣工的号角吹响


现代化、高科技、数智化,

大桥诗意流淌

我们站在近百米高的仙新路过江通道上

俯瞰万顷碧波,百舸争流,

堤岸青绿

远眺江阔天高,

云蒸霞蔚,秋黄渐染

桥下滩涂,鹭鸟栖息,

宛如点点白色音符

青山为之骄傲,绿水为其歌唱


“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凝成中交二公局的铿锵誓言

这是天上的桥

比雨后彩虹、银河鹊桥,

更为壮美绝伦

这是人间的桥

一桥飞架,浑然一体,

天堑即将变通途

这是力量的桥

建筑之美,扣人心弦,

尽显生命的张力

这是连心的桥

缩短过江路程,

拉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我站在这,

感受世界万物的生态和谐

长江浩荡,

座座大桥和条条隧道血脉相连

必须为大桥建设者们点赞

他们用汗水与智慧铸就辉煌,

必须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们点赞

他们把科技创新成果

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必须为仙新路

过江通道和龙潭长江大桥点赞

新时代的丰碑,

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我站在这,

看到了伟大复兴的旌旗高高飘扬

听到了山川、江海、桥隧、人民的欢呼

祈愿和祝福,从心底油然而生

千里江山,只此青绿,永佑中华!

作品发表在《江苏经济报》2024年9月25日



30.山坡上

山坡上,我们登高望远

看云卷云舒,看远山和溪水

看黄墙、青瓦、寺院掩隐其间

我们静如雕塑,一只燕雀好奇掠过


山坡上,我们静静坐着

听山林静寂无声,听溪流叮咚作响

听庙塔风铃在秋风中清脆撞击

听内心世界那份难得的宁静


山坡上,我们随意躺下

呼吸,山野泥土的芬芳,和草的清香

和我们同呼吸的,还有这秋天的风

和远方,炊烟袅袅的古镇


这一刻,记忆在汩汩流动

我们在蓝天白云下,在高高的山坡上

任时光流逝,岁月缓缓老去

作品发表在《江南时报》2024年10月8日



31.独爱桂花树

中秋,桂花绽放的时候

花香浓烈,那奇特的香透过来

若有若无,像极了你发梢的幽香

你就是桂花树

古怪精灵,光芒四射

我穿过中山陵,飞越赏心亭

南北东西,一路欢歌

满城,都是你的惊鸿一瞥


可是幸福总是短暂

冬天将会下雪,打湿我的世界

寒冷和陌生,会刺骨地疼

你不要一别而去啊,无声无息

你就是桂花树

在风中招摇,在雨中舒展

而我在默默等候,你的花香

再次侵袭,我连绵不断的深情

作品发表在《江南时报》2024年10月8日



32.瘦西湖

扬州三月美,再上瘦西湖。

曲径风光秀,春江景色殊。

轻舟循古道,白塔览新都。

碧水延宾客,烟花已入图。

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2024年10月



33.荷塘

重九荷塘一日游,天凉始觉到清秋。

风吹雨打无心赏,藕断丝连有意留。

出水荷花花已落,凌云壮志志方遒。

深情别后还相续,盼得明年绿满楼。

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2024年10月



34.玄武湖八景·曲栈薰荷

烟雨金陵佳丽地,环湖四季溢花香。

和风翠柳戏飞鸟,曲栈薰荷舞锦裳。

美景相随开画笔,良朋作伴续兰章。

若能博得伊人笑,傍水而居岁月长。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0月11日



35.登鸡鸣寺有怀

登高望远又重阳,细柳台城白鹭忙。

秋意金陵何幸福,人间尽透桂花香。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0月25日



36.黑夜

华灯初上,车水马龙

夜色温柔,我游走于繁华的东街

春风十里,渲染人间烟火

忽然想起,滨海之城

你是否霓裳蓝裙,依旧笑靥如花

蝴蝶般炫耀华丽新妆


时光飞逝,无人渡我

太阳在不知不觉中沉入寂寂黑夜

你的慌乱在夜色中巧妙掩饰

而我,坠入漫漫长夜

但我总是相信明天,并且坚定等待

天边,那第一缕阳光

作品发表在《江苏工人报》2024年10月26日



37.秋夜听雨

深秋,半夜醒来,恍惚

听风声呜咽,听万物沉寂

雨声滴答,刻意渲染着黑夜的厚重

我的灵魂,此刻飘忽于雨中


雨滴,轻敲着我的窗户

轻敲着我,绵长的爱情梦想

心绪如雨,淅淅沥沥,又飘飘洒洒

无数个不眠之夜,因你无眠


勇敢、冲动、执着

我终于如愿拥有你烂漫的青春气息

但,这风声雨声又让我困惑

我是否,终究无法走进你的世界?


树影摇动,秋风吹起你的长发

雨声滴答,思念撩起我的忧伤

一瞬间,忽然感动,原来你的美丽依然,还在我的烟雨江南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1月12日



38.长安寄情

由来韵聚众诗家,笔墨春秋气自华。

倚马雕龙眠酒巷,浮光掠影醉桃花。

秦川静卧千年月,落日长圆一片霞。

不夜城头情意在,清风两袖试新茶。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1月22日



39.采桑子·勇毅前行

金陵美景皆成画,山水霓裳。

青史流芳。盛世中华再启航。

今生幸遇新时代,国富民强。

守正飞翔。勇毅前行意气扬。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1月29日



40.台风呼啸

台风呼啸,横扫一切

黑夜里,窗牖瑟瑟发抖、咯咯作响

狂风如野兽嘶吼,东奔西突

失眠,情绪却出奇地平静

忽而又陷于纷繁复杂

记忆深处,泛起,曾经的青春梦想


台风呼啸,无休无止

这尘世的摇动,唯有这呼啸的台风

流淌的时间此刻也停滞了

空白在尖利的哨声中恣意蔓延

狂风肆虐,如汹涌的海浪

存在和虚无,此刻令我沉沦其中


台风呼啸,狂暴粗野

在惊惧的呼啸声中,在初冬的夜

你的美丽清晰又模糊地浮现

一点点的温暖,抚慰我,沉沉睡去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2月3日



41.秦淮人家友聚雅集分得“衣”字

城南燕子着花衣,对对双双比翼飞。

万里长安何锦绣,一湖玄武尽芳菲。

娇姿绰约山河美,才气风流日月辉。

夜宴秦淮宾主乐,殷勤劝酒不思归。

作品发表在《凤凰资讯报》2024年12月10日



写意江心洲(组诗)

42.江边鱼群

在天地人以外,我也许

可以是江水中欢快穿行的一条鱼


长江水清澈见底

江心洲、绿博园、鱼嘴湿地公园

成群结队的鱼群巡视着江滩

它们旁若无人地嬉戏着

是因为金陵的金秋,还是因为这十里秦淮?


我在繁华的城市一角

感慨天高云淡、山清水秀、人来人往

此时此刻,一切的美丽和谐,都让我无比欢愉

我更愿化作一条江中的鱼

可以在更宽阔的江河,自由地穿行

尽情放飞,鱼儿逐浪潮头的快乐



43.渡口

渡口,现如今只存在于记忆深处

棉花堤、上新河、有恒路

江心洲那年还是一座没开发的处女之地

渡船,便是唯一的出行方式


那天,我们骑车到码头,下了渡船

斜阳还是热烈地抛射万丈光芒

在高高的堤岸边,在密密的芦花丛

我们的青春开始发酵

爱情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萌发

一阵风吹过,你的花边草帽飞走

我起身奋力追赶,并紧紧拽住它的沿


此刻我觉得这就是考卷最后的问答题了

我把答案,写在了江心洲的青草地

蜜蜂在歌唱,鸥鹭欢快起舞

渡口,江水,夕阳,芦苇荡,江心洲

两个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一副剪影,荡漾起春意无限的旖旎风光



44.燕子

燕子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一种深刻的印象

在江心洲并不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最是那夏日黄昏,燕子纷飞

落霞满天,红透了长江两岸

七月的时光属于银河,属于牛郎织女

鹊桥载不动许多的相思和忧愁

燕子无忧无虑地飞舞着、呢喃着

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线条


暴雨将临,燕子穿行

天地之间尽是燕子勇敢、矫健的身姿

似一把黑色剪刀,划过电闪雷鸣

誓与抗争,不畏流言,无惧牺牲


而在明媚的阳光下,在诗意的江心洲

燕子,那可爱的精灵

为了爱和梦想飞来归去

衔来泥草,唾液筑巢,那充满爱的家园



45.高粱地

似乎,高粱地应该在北方

或者,比北方更遥远的北方

然而在深秋的江心洲,蜜蜂还在忙碌飞舞

高粱则已羞红了脸,弯下了腰

沉甸甸的,颗粒饱满


幸福生活,总是有诸多的意想不到

新农村,智慧农民,加上科技工作者

就在这块江中的土地上

种下高粱,收获希望

书写建邺区特有的立体情感


高粱,像极了一片高举着的火炬

照亮了前路,也照亮了我

因为你的蜗居,我奔赴江心洲了

可是,你又在哪儿呢?



46.南京眼

总会一趟趟地去看你

建邺的地标性建筑,令人震撼

你从灵魂深处散发着鲜活的气息

南京之眼,点睛之笔


我在江东的大地上漫步

感受东吴、南唐、大明的辉煌和忧伤

六朝古都金粉地,人间沧桑

江心洲的晚霞,这一刻仿若锦缎织就的霓裳

南京,南京,有谁能一眼将你看透?


一桥飞架,似乎完美注释

建邺风光,大江奔流,秦淮旖旎

打开一扇窗,心灵的窗户

在阳光下,奏响竖琴,绽放青春和梦想

南京眼,一眼万年

作品发表在《青春﹒文都版》2024年12月16日



47.金陵寄情

玄武湖边是我家,十朝都会竞芳华。

几曾山顶迎春雨,长自江头踏浪花。

暮鼓敲开千里月,晨钟唤醒满天霞。

堂前燕子捎来信,好友明前欲试茶。

作品发表在《江苏广播电视报》202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