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诗词楹联家协会端午诗词联特辑139
发表时间:2025-06-03 18:56 浦口区诗词楹联家协会端午诗词联特辑 端午寄怀 文/王美云 榴火燃云仲夏时,菖蒲悬户映清卮。 舟犁浊浪追遗恨,粽裹沉香寄远思。 欲借兰汤涤尘垢,且将彩线系华滋。 千年浩气今犹在,化作星河照赤墀。
写在南京玄武湖端午诗会 文/曹仕荣 端阳胜会动南京,玄武仙踪隐帝城。 风拂钟山千载绿,舟犁碧水一湖清。 古今文脉弦中续,诗酒襟怀笔底生。 遥向沧浪追屈子,滔滔云翼奋新程。
端午怀屈子 文/曹仕荣 鼓激汨罗千叠浪,舟犁寒碧祭先贤。 艾悬牖户驱邪瘴,黍裹青襟寄悯怜。 孤愤忠魂沉楚水,离骚义骨化诗篇。 每逢重五思君日,赤胆犹燃照九天。
端午忆屈原 文/张左 报效无门当屈子,汨罗江水续长诗。 “离骚”唤起青葱志,“天问”相酬壮盛思。 粽叶殷勤端午祭,龙舟浩荡战鼓持。 灵均应喜今非昔,国富民丰美政施。
端午抒意 文/张左 飞烟落雨洗苍茫,苇叶柔然裹粽香。 野艾束红方罥户,雄黄入酒已流觞。 奋题墨迹忠魂祭,敢向青峰豪气扬。 辨识尘中清与浊,何教天不济诗肠。
祭屈原 文/赵声霞 汩罗故事世间传,重读离骚九辨篇。 香黍千年忠魄祭,悲歌一曲烈魂牵。 胸怀家国昭明月,气贯山河感浩天。 湘水细尝垂泣泪,屈臣祠宇翠微妍。
龙舟赛(外四首) 文/胡敬荣 榴火雄黄醉少年,吴歌楚韵闹江天。 情催战鼓波涛急,汗透春衫胸脯圆。 九虎乘风生猛翼,八仙过海舞长鞭。 人潮激涌欢腾处,乱箭穿云十万舷。
端午祭 一 青枝榴火照天燃,新艾挂云龙出渊。 鼙鼓声催舟似箭,离骚泪染浪如弦。 江涛犹带灵均愿,蒲酒长怀屈子贤。 莫道飞船争竞渡,汨罗遗恨化仓烟。 二 榴花照眼又经年,蒲剑悬门艾接贤。 蕙带兰纫空结怨,湘灵鼓瑟已随烟。 九歌天问凝忠魄,千古民谣化怒川。 我掬清流云外赋,离骚一卷酹婵娟。 三 采叶归来燕绕樑,围裙翠袖散清香。 淘珠井畔青丝沥,裹玉盆边丹凤扬。 灯火摇红煨曙色,茶烟弄影煮时光。 端阳尤念少年事,浩荡龙舟江水长。 四 浩荡飞舟觅楚贤,汨罗江涌浪滔天。 巫山雨乱诗心黯,斑竹神伤涕泪涟。 怀抱清流千世问,章回白玉九州宣。 艄公不识离骚曲,何处无声听二泉。
端午节遣怀 文/时伟华 天中节至昼初长,绿艾红榴映艳阳。 竞渡龙舟怀屈子,行吟泽畔叹萧墙。 离骚一卷空遗恨,角黍千年总断肠。 欲问汨罗江上客,可知昔日尽沧茫? 注:天中节,端午节别称。角黍,粽子。
汨罗江抒怀 文/邹容 东风浩荡锦旗扬,浪起神州撼阔疆。 龙鼓擂敲充耳聩,文诗朗诵颤心房。 千年声桨未曾断,百代赓歌犹意昂。 乙巳相逢云竞渡,江湖堂庙祭穹苍。
榴焰怀沙 文/郭剑秋 榴焰燃端午,江鼍咽鼓声。 角弓悬艾虎,雷鼓裂云旌。 泽畔怀沙语,涛头踏浪缨。 湘云飘不尽,犹带九歌情。
端午咏怀 文/张怡梅 平陨汨罗泣,骚风落世间。 雄黄香草泪,萧艾佞臣颜。 天问绝尘响,怀沙尚志颁。 泱泱湘水逝,何不辩忠奸!
端午祭屈原 文/邵兴成 怀沙成绝笔,恸极有谁知。 恨佞怜民苦,忧君虑国危。 蒙冤奸孽藐,赴死圣贤随。 一跃飞身去,千秋汨水悲!
重五怀屈子 文/翟立泰 彩丝缠手腕,粽子撒江心。 浪楫龙舟竞,杯中酒已斟。 孤踪风雅赋,归梦九歌吟。 欲寄断肠字,暮愁烟墨深。 端午(外一首) 文/刘家勤 蒲剑香囊五色绳,食红裹粽赛舟登。 农耕习俗年年续,应是情深血脉承。
屈原 奋身一跃是何为?云涌江惊天地悲。 糯白粽青黎庶念,三千韵语万年垂。
乙巳端午(中华通韵) 文/王礼有 又到端阳五味红,门插艾草浪舟空。 榴花盛下言黄酒,最美人间粽味浓。
端午遐思 文/黄佩 粽香意暖自磨跎,引我魂牵梦汨罗。 千载烟波江水碧,邀君共唱两岐歌。
端午(中华新韵) 文/方同梅 蒲艾盈门角黍香,龙舟击水竞端阳。 千年屈子忠魂在,化作清波护楚江。
屈原 文/狄甫宁 奇歌壮赋神仙羡,报国无门宁独栖。 志士仁人皆赞叹,丹心明月与天齐。
端午遐思 文/赵祖杰 道道汨罗江水黄,青青端午粽飘香。 若教屈子失风骨,焉得千秋诵九章。
端午节思母 文/赵祖杰 粽叶犹绕旧灶台,慈颜依稀入梦来。 梨花含露拂衣袂,点点打湿故尘埃。
夏日夜雨感怀 文/赵祖杰 夜雨如磬摧旧墙,泥沙卷地蔽晨光。 人生坎坷等闲看,风定犹闻野菊香。
吊屈子 文/翟立泰 檐悬青艾叶,盏泛绿醅昏。 独坐河堤岸,空余浪叠痕。 端午忆屈原 文/张左 汨罗水咽楚天昏,屈子怀石抱国恩。 端午人家包粽叶,龙舟喧鼓祭忠魂。
虞美人·端午 文/张左 蘅门悬艾筹菖歜,岁岁迎端午。苇风拂浪粽飘香,漫说五红驱辟保平康。 龙舟竞渡寻“天问”,欲解灵均恨。一杯清酒酹忠魂,慨惜楚江难洗直臣冤。
声声慢·悼屈子 文/曹仕荣 云崖漱玉,薜荔垂珠,清芬漫溯沅湘。九畹葳蕤犹在,蕙芷凝霜。江声千年未歇,问沧波、可濯冠裳?冲天振铎,涉津渔父,独抱孤光。 龙舟今朝争渡,烟霞处、犹闻角黍传觞。楚畹漫招魂魄,水佩风裳。千秋浩然正气,化长虹、直贯穹苍。湘江春碧,映河山,万古长。
渔家傲·端午 文/赵声霞 梅雨降临村绿野。夏收夏种辛劳者。蒲剑艾蒿河畔打。垂檐下。飘香角粽缠丝挂。 鼚鼓喧天诗赛雅。秦淮湖上鱼鳞瓦。骛棹逐惊流不怕。时仲夏。争标夺锦还潇洒。 玄武湖的端午 文/夏旭志 五月的风漾开青绿 湖水倒映明城墙 垂柳将故事织就波纹 菖蒲倚着湖石轻吟平仄 龙舟鼓点撞碎水面 青铜鳞片闪过六朝堤岸 口号阵阵,欸乃声声 一尾红鲤倏地跃出 水榭廊柱间 艾草编织梦境之美 无数阳光将金漆 细描在梁州飞檐 诗意满湖游走 荷叶给弯弯的月牙撑着伞 少女弯弯的嘴角 在粽香迷离中品咂着端午
端午祭屈原 文/宋国红 两千三百年前的汨罗江畔, 屈子—— 怒发冠玉,广袖临风, 腰间青锋映寒芒, 白马踟蹰,望断楚天。 他胸怀赤忱,志在报国, 率黎庶以抗强秦, 立纲纪而举贤良。 然变法革新触奸佞逆鳞, 谗言似箭,射碎丹心。 一朝放逐,免官削爵, 空留壮志,困于荒蛮。 他痛楚王昏聩,不辨忠奸; 悲苍生多舛,战火燎原。 纵使才高八斗,壮志凌云, 谏言声声皆成空, 忧国忧民泪潸然。 为守高洁,为明心志, 纵身一跃,沉入江渊。 刹那间,山河同悲,风云变色。 江畔百姓悲怆难抑, 千帆竞发,急寻忠魂; 粽投碧浪,驱散鱼龙。 从此,年年端午,龙舟破浪, 粽香飘荡,传颂千年。 屈子风骨,如松柏长青, 凛凛浩气,贯日月,耀乾坤, 引得后世仰止,代代追思, 成华夏精神不灭的丰碑!
端午祭屈原 文/宋国红 2300年前的汨罗江边, 屈原—— 怒发鲜衣, 腰佩宝剑, 骑着白马, 踟蹰不前。 满怀精忠, 报国之心。 带领民众, 奋勇抗敌。 章明纲律, 任人唯贤。 他的改革, 动了奸佞、 小人利益。 被进谗言。 流放至此, 免官削爵。 汝恨嘁嘁, 楚王昏庸, 听信谗言! 体谅百姓, 民众疾苦, 忧国忧民。 满腹才华, 满心抱负, 不得施展。 忠言进主, 不被重用。 心急如焚, 郁郁寡欢, 为明心智, 舍身投渊。 黎民百姓, 心疼屈子, 遍划龙舟, 寻找遗骸。 投喂彩粽, 免鱼咬开。 屈子精神, 千年不败。 人人仰望, 万古崇拜。
汨罗江畔,千古流芳 文/张怡梅 在那遥远的汨罗江畔 荡漾的碧波,流淌着千年的哀伤 独立桥头的伟岸身影 看天地之苍茫,独怆然而涕下 向天一问,问出了生命之绝响 一曲《离骚》字字泣血 诉说着爱国的拳拳之心 一腔热血,最终化作汨罗沧浪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生命的呐喊,道德的底线 都只能仰天长叹,泪洒汨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你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却无力把乾坤扭转 滔滔的汨罗江水,吞噬了你的身躯, 却无法淹没你的光芒——忠贞而铿锵 请听——龙舟的呐喊 那是泣血的天问绝唱 且闻——飘来的粽香, 那是百姓对忠魂的敬仰。 汨罗泱泱,五月的熏风掠过 仿佛在低声讲述着那段古老的传说—— 香草美人已铸成新时代的脊梁, 永世芬芳
端午节献辞 文/赵祖杰 端午的风 翻阅大地的叶笺 每片粽叶里 都藏着太阳的印章 撷取晨露与花瓣 编成劳动者的冠冕 以绽放的名义 致敬大地的园丁 献给点灯的人 您是黎明的灯盏 在知识的黑土里 埋下光的种子 直到每个清晨 都凝结出露珠般的眼睛 献给种地的人 他们用汗水与节气 签订契约 当麦穗低头时 整片田野都在计算 阳光欠下的利息 献给炼钢的人 汗水在钢板上 结晶长出盐的星群 车间的光瀑里 正绽放钢铁的花期 而所盛开的花事 都在劳动者的指纹里 找到永恒的温度
粽叶上的乡愁 文/赵祖杰 端午的阳光 在艾叶上踱步 给每粒糯米 盖上金色的印章 菖蒲草 剑挑着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昨夜母亲 用汨罗江水 做成的水晶项链 粽叶 裹紧的月光 在灶膛 变得柔软 像褪色的百家衣 翻出棉絮的暖 棕榈草 系住袅袅炊烟 也牵着游子的乡愁 这头是漂泊的龙舟 那头是 松不开的手
|